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及笄之礼是指多少岁)
今天智云国际小小来和大家谈一谈聊一聊关于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及笄之礼是指多少岁),以及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及笄是指多少岁?、请问什么是及笄?、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相关信息的知识内容,经过信息安排先从目录开始一个个讲解细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你想测算一下你的情况,那就测算一下,同时收藏一下本站,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
及笄之礼是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笄礼的由来: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二、及笄是指多少岁?
幼年
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13至15岁。也称“舞夕之年”。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金瓶梅》:“芙蓉面,冰雪肌, 生来娉婷年已笄”)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乘法运算)。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古稀指70岁,因此双稀是70岁的两倍140岁。
三、请问什么是及笄?
“笄”的读音是jī。笄指的是古时候女性用来固定挽起的头发的一种簪子,或用于插住帽子。及笄又叫做“既笄”,指的是古代年满15周岁的汉族女子都要进行的成人礼,以笄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
笄的组词
及笄、磨笄、笄总、初笄、笈笄、荆笄、摩笄、副笄、始笄、箭笄、榛笄、设笄、将笄之年、吉笄、笄年、笄礼、逾笄、笄岁、栉笄、笄珈、委笄、加笄、折笄之杖、纚笄、玉笄、桑笄、刺笄、笄丱、发笄、鬈笄、未笄、及笄之年、折笄、及笄年华、总笄、笄龄
及笄的出处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四、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这其实是由于女子在15岁之后就需要行成年礼,那么女子的成年礼就叫做及笄之礼,而之所以有着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女子她到了及笄之礼的时候,就需要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在盘好头发之后上面加上一个簪子,这样的话就代表着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一个年纪了。
所以说古代的女子她们在15岁的时候举办了及笄之礼,那么大多数都会改变自己的发型。其实这样的一个礼节可以说是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吧。那么女孩子之所以会叫做及笄之礼就是因为通过及笄之礼这样的一个侧面的却表现出孩子她在成年之后,服饰以及发型上面种种的这些变化,而女孩子其实在15岁过了成年礼之后,那么也到达了一个可以去婚嫁的年纪了。
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女孩子都会被许配给他人,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女孩子到达了15岁也被认为是一个可以结婚的年纪。那么在这里面所提到的及笄之礼所想要表达的,就是到了15岁之后就可以将原来披在肩上的头发盘到头顶,并且带上簪子之上这样的一个发饰则代表着这一个女孩子她已经到了十五岁可以去出嫁了。
而孩子她在成年之后,也会由父母为他取字。那么大多数的女孩子,在行了成年礼之后都会拥有自己的字,所以说大家也会听到有关于待字闺中这样的一个成语,这其实所想要表达的,也就是这个女孩子已经成年,但是还没有婚嫁。
以上就是智云国际小编对于及笄之礼是指多少岁(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的内容
一、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
二、及笄是指多少岁?;
三、请问什么是及笄?;
四、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信息和相关问题的汇总解答,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摸金校尉盗墓电影(摸金盗墓系列电影)
[db:描述][详细] -
皓字属于五行属什么(皓属于五行属什么意思)
[db:描述][详细] -
祺字起名是什么意思(祺字什么意思呢?)
[db:描述][详细] -
项字辈怎么起名(姓项的姓怎么写)
[db:描述][详细]
-
栏目ID=32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