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带孩子去看驼背,医生竟说问题出在脚上?

发布时间:2022-10-21 13:20:34阅读:

不少家长苦恼:

为啥娃总是含胸驼背

不能像小树苗一样笔直挺拔呢?

有的家长会猛拍娃的背提醒ta

可管不了几分钟又垮下去了……

小小年纪含胸驼背

站没站相 坐没坐相

这可怎么办

最近 一款形体棍卖得很火

号称每天背着它站十分钟就能“矫正驼背、提升气质”大人儿童都能用不少家长购买

问题来了:小朋友为什么会含胸驼背?这类矫形神器真的有效吗?怎么做孩子才能有优美体态呢?

用了不少“网红”产品

一用就挺拔,一撤就垮

心心(化名)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心心学习很认真,经常坐在书桌前看书、写作业,是个文静的小姑娘,运动不多。

细心的妈妈前几年就发现女儿有些驼背,担忧体态问题,她买来“××佳”等让孩子断断续续用过两三年。

“用的时候吧,感觉的确挺拔一些,但一撤掉,娃就‘垮’了,真是头疼。”妈妈无奈地说。

最近,妈妈刷直播时发现一款矫正体态的形体棍。主播称,只需放置在后背,身体紧贴一横一竖两根棍子,每天坚持十分钟,就能明显挺拔身姿。

见网友们纷纷下单,妈妈也毫不犹豫地入手,督促女儿每晚使用。

可一个多月后,心心的驼背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妈妈很焦虑,生怕影响孩子以后的颜值和气质。

趁着暑期,她带心心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做完检查,接诊的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治国告诉心心妈妈,孩子确实有驼背的问题。

经验丰富的周医生,让心心脱掉袜子检查,心心原来是扁平足。

周治国医生告诉妈妈,心心的情况尚不严重,可通过使用足弓垫、康复训练、合理运动等方式,慢慢“捋直”脊柱。

而市面上的各种“网红”器具,是通过借助外力起作用,没解决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对脊柱畸形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作用。

想不到吧!

扁平足可能诱发驼背、脊柱侧弯

周治国医生说,在他的门诊,来看驼背、脊柱侧弯、肩颈痛、膝盖痛、“生长痛”的娃,他都会检查一下孩子的小脚丫,发现大部分娃都有扁平足的问题。

心心妈妈很惊讶:“脚跟驼背有什么关系啊?”

看,有足弓的正常脚,有三个着力点,像稳定身体的“三脚架”;但扁平足的人,脚下只有一个着力点,导致人体重心靠后。

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身体会启动一些保护策略:

例如,人体会不自觉地弯曲膝盖,骨盆也会顺势前移(骨盆前倾),将重心往前“回拉”。

但一旦如此,孩子的髌骨、股骨反复摩擦,孩子就会膝盖痛甚至产生关节积液,常常在夜里疼痛加剧。不少家长以为是“生长痛”。

在骨科急诊,30%看下肢痛的孩子,都属于这种情况。

再如头前伸的动作,也是为了平衡身体,但长期如此,颈部肌肉就会牵拉着肩胛骨往前滑动,形成扣肩、驼背。

如果不积极治疗,会进一步诱发脊柱侧弯,以致出现走路跛行、高低肩等一连串问题,甚至会压迫到周围脏器。

宝宝不要成天抱

跑跑跳跳发育好

“小朋友为什么会有扁平足呢?”心心妈妈又问。

医生告诉她,刚出生的小宝宝都是平平的小肉脚,正常生长发育的宝宝,到3岁左右会出现足弓,7岁左右发育成型。

但如果小脚在发育过程中遇到了这几个“拦路虎”,可能会发育“失败”:

//

1、小宝宝学会走路后,大人抱得太多,小脚丫用得太少。

2、小朋友营养过剩,体重超标,压迫了小脚丫。

3、小朋友运动量严重不足,坐得多动得少,足底肌肉的力量没有机会得到充分锻炼。

(扁平足)

“在骨科门诊,来看驼背的孩子,大多数是六七岁,看脊柱侧弯的孩子,10岁左右比较多。”周治国医生介绍。

他提醒,如果小朋友7岁还是扁平足,大概率会持续一生。

如果幼儿期就发现异常,还有办法挽救,让小脚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如果7岁之后确诊,只能通过足弓垫、支具等医疗器械来进行矫治,严重的还需手术治疗。

所以,早发现、早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小朋友四五岁了,还是扁平足,而且脚部疼痛,走路因脚踝、膝盖“打架”、容易摔跤的情况,一定要到骨科专科医生处就诊和治疗。

当然,也不是所有扁平足的患儿都会引发脊柱畸形等严重后果,家长不用过于紧张。如有异常,建议到骨科医生处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干预。

孩子平时多运动

不良体态先就诊

人的身体以脊柱为中心,只有脊柱维持身体的平衡,肌肉才能完全放松,身体才能感觉舒适。

除了医疗干预,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更加重要。要适当多运动,锻炼核心肌群力量。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孩子脚丫更好地发育,锻炼身体,还能让眼睛分泌多巴胺,预防近视,一举多得。

如何发现孩子的体态问题呢?

专家支招来测试:

//

靠墙站

靠墙站,可以让孩子感受正确的站姿。注意观察:

后脑勺是否贴墙

如果不贴墙,说明孩子有探脖子或驼背的问题;

双肩是否贴墙

如果双肩不能贴墙,说明有含胸;

有没有挺肚子

家长以一个手掌到半拳为标准,如果腰部和墙面超过此标准容易导致骨盆前倾或后倾。

另外,无论是孩子写作业还是看电视、吃饭,还应注意坐姿。测试方法:

//

手垫屁股

将双手垫在屁股下,感受两根坐骨的位置。

正确坐姿

全身重心都压在手上,可感受到坐骨的重量;

弯腰驼背呈“C”型

两个骨头明显从手上滑至手前方;

撅屁股呈“反C”型

坐骨会滑到手后面,只能摸到肉。

身体的问题

请医生帮忙解决

在平时生活中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

每天坚持练习5分钟

养成正确的站、坐习惯

形成肌肉记忆后

再也不用追着孩子提醒(打)啦

来源:健康湖北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

(责编: 网络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ID=32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